2013年6月3日星期一

觀星活動

TH1A1004

最近的天氣晴朗,星點掛在無雲的夜空中。Muddle的成員Bryan特意於5月30日及6月1日,跑了香港的兩個地方(清水灣大拗門 及 西貢萬宜水庫東壩),目標不只是拍下滿天的星光,更希望拍下銀河的照片。

001002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TH1A0937TH1A1019

夏天,除了是觀星的好日子外,更是觀賞銀河的最佳季節。

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旋臂之上,而非銀河系中心,故在太陽系的角度而言,面向銀河中心的方向的話,視線上會有更多、更密集的星光。若面向相反,面向銀河外側,星光看起來則相較稀少。

而在夏季的晚上,地球正好面向銀河中心方向,所以銀河看起來就會光亮,相當適合觀測。相反,冬季的晚上,地球面向銀河外側,雖然都有銀河,但則相當昏暗,難以觀測。

看看以下的圖示,就會更易明白。(圖畫只屬示意圖,並非按實際比例繪製。) 

Untitled-1

 

那麼,拍星空及銀河困難嗎?不,在現今的科技先進以及數碼相機普遍的年代,拍下一張星空的照片,運氣變得更為重要。(不是說笑,香港的光污染及空氣污染比較嚴重,那怕閣下於大白天時見到蔚藍的天空,但入夜之後卻飄來幾片薄霧,或是空氣中的懸浮物太多,做成微弱的星光被遮擋,或是某些喜愛在夜空下Light painting的朋友,更甚者海邊駛來了幾艘燈火通明的遊艇,就足以把當晚的照片搞垮了。)

TH1A0930

但仍有些事情,我們可作預先準備,以下是Bryan對有興趣觀星的朋友的小小建議:

事前準備:

留意天氣預報,當晚的天氣環境,規劃觀測地點

器材準備:

相機,腳架,快門線

紅光電筒、

星圖/已安裝星圖APPS的智能電話、或與天文愛好的朋友同行

蚊怕水,食水,以及適量的食物

 

觀測/拍攝事留意事:

注意個人安全!

由於環境昏暗,小心注意自身安全,別走到危險的地方,日間已經有危險性的地方,在夜間昏暗時危險性會更高,任何行動都應以個人安全為第一考量,避免高估自身能力。

若果可以,電筒盡可能不要使用(不論是紅光還是白光),若真的需要使用,盡可能使用紅光電筒,(白光電筒可用紅色膠袋套在電筒前方改變成紅色)

在昏暗環境看到強光會使得瞳孔收細而影響觀測。使用紅色電筒的原因是紅光較白光柔和,對雙眼刺激較少,和白光相比,在接觸紅光後,人眼比較容易重新適應黑暗環境。

 

注意:

任何情況下都不應使用電筒照向別人(不論是否紅光)。

任何情況下都不應使用電筒照亂照(不論是否紅光)。

觀星點附近必然有著觀星及攝星活動,電筒的光絕對會對他人造成影響,也會使人感到不悅。保持基本的禮貌,一起欣賞天上的星空。

TH1A0968

2013年5月27日星期一

懶人的拍攝&後制方法 - IR攝影

 

DPP_0357

 

「IR攝影」即是紅外線攝影,是一種把大部份可見光阻隔,只拍攝紅外線的攝影技巧。只看這一點的說明或許不清楚到底是什麼東西,不過只要看到相片,相信不少人都會有見過。 [右邊這張,看起來像是雪景但卻又不是雪景的相片就是以IR攝影的方法拍得。]

 

DPP_0379

在Google上以「IR攝影」作關鍵字搜索,就能看到不少相關的攝影作品。IR攝影作品給人的印象大多是異色世界/純白世界,這也是IR攝影的最主要特色。


由於只打算簡單的介紹如何拍攝及製作IR相片,所以太複雜的原理或理論就跳過不詳談了。廢話不多說,直接進入主題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準備部份:

一般的相機都是以拍攝可見光為目的而開發、生產,但由於IR攝影只需要拍攝紅外線部份,所以如果要拍攝IR作品,除非一開始就打算完全用PS去制作,否則就先得準備一下器材。

DPP_0358能夠拍攝IR相片的器材大致可分為兩類:
 -已改機的相機 (專為拍攝IR相片而更換過零
件的相機)
 -普通相機 配以 紅外線濾鏡

兩種方法各有優點和缺點,要用哪種方法拍攝最決於拍攝者喜好,而我自己則以第二種方法進行拍攝,所需要準備的工具:腳架一支、相機一台、紅外線濾鏡一片。

DPP_0363用普通相機配以濾鏡方法拍攝,由於濾鏡本身會阻擋大部份可見光,而相機本身的設計又阻擋部份紅外線,故所需曝光時間必然較正常拍攝增加許多,即使是在烈日底下仍不太可能手持拍攝,故必須以腳架固定相機,避免因手震問題而影響成像。 [濾鏡的透光能力就如右圖一樣,即使是在烈日下對著太陽也只有少許紅光可以通過]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拍攝部份:

DPP_0365

 

拍攝時,在未裝上濾鏡前,先以腳架固定相機,並完成構圖,對焦後把相機的自動對焦調成手動對調(又或者完全使用手動對焦)。因為裝上濾鏡後,可見光就會遭到阻隔,難以透過觀景窗查看焦準情況,故需要在裝濾鏡前先完成對焦,而裝上濾鏡後則避免再調整焦點。

 

DPP_0360DPP_0361

 

 

 

 

左圖: 可見未裝濾鏡前,鏡頭前方的鏡片和結構都清晰可見。右圖: 為正常拍攝時的拍攝資訊。

下圖: 在未有裝上濾鏡前拍攝的參考圖片。

DPP_0359ISO:200 . 光圈:F/5.6 . 快門:1/1600 秒

DPP_0362DPP_0364DPP_0366

 

進行紅外線攝影時需裝上濾鏡(上左),與未裝濾鏡前比較,可發現濾鏡基本上不透光,已經看不到鏡頭前端的鏡片。由於濾鏡的影響,相機電子測光無法準確計算所需的時間,所以在拍攝時需要把拍攝模式切換為手動[M mode](上中),並以手動的方法自行把ISO、曝光時間、光圈等設定好(上右),由於濾鏡的質素、場景的光源等都會影響所需的曝光量,拍攝的時候只能慢慢去把正確的曝光量試出來。

上方圖片中可見曝光時間和ISO都比正常拍攝時增加許多。

  • ISO 由 200 增加至 800
  • 快門 由 1/1600 秒 增加至 8秒

 

下圖為裝上濾鏡後拍得的影像。

DPP_0367ISO:800 . 光圈:F/5.6 . 快門:8 秒

直接拍攝而不作任何改動的IR相片,就如上圖一樣通紅,在拍攝第一張IR相片後,把相機的白平衡修改,然後再拍攝就可以得出相對像樣的圖像,而修改白平衡的方法如下:
1.打開相機的設定選單,點選自訂白平衡。
2.選擇剛才拍得的圖像(通紅的那張)作白平衡參考資料。
3.修改白平衡設定為「使用者自訂」。

DPP_0368

 

在設定好白平衡之後再拍一張的話,就能拍出下圖一樣的相片。

DPP_0369
雖然拍攝時並不一定要修改白平衡來拍攝,只要在拍攝時使用RAW格式紀錄,回家後也可以用軟件修正白平衡的問題,但在拍攝時修改白平衡拍攝的好處是可以即時看到粗略的效果,借以判定相片是否曝光足夠。

拍攝部份到這裡完結,接下來的就要靠後期制作去把顏色調整回來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後期製作部份:

DPP_0371

 

 

上面有提及過,即使拍攝時沒有修改白平衡,在後製時還是可以修正,而且方法相當簡單;用可以開啟RAW格式圖像的軟件開啟圖片(這個例子中使用的是canon的圖像軟件:Digital DPP_0372Photo Professional),在白平衡選項中選取Click White Balance,這時滑鼠的游標會變成滴管的圖示,使用滴管在圖片中點選原本白色的地方,相片的白平衡就可以修正過來了。修改前(左上)、修改後(左下)


 

DPP_0373把白平衡修改過來後就可以丟到修圖軟體中調整顏色了(這例子的修圖軟件為Photoshop)。

DPP_0380DPP_0381DPP_0374

調整顏色主要用的是channel mixer(上左圖箭咀所示)和curves(上中圖箭咀所示)兩個功能。

先點選channel mixer打開控制選項,打開後會看到像上右圖一樣的控制頁。然後要做的就是把圖像的紅、藍輸出反轉,把紅的輸出為藍,然後把藍色輸出成紅色。在視窗中可以看到幾個可調整的選項,Output Channel控制的是當前的輸出顏色,下方的百份比則是控制當前輸出顏色在紅綠藍三種顏色的比重。感覺好像很難明白,不過其實也沒必要理會太多,明白這東西怎樣運作的話可以在這邊做一些精確的顏色調整,不明白的話,跟著下方的例子去調整就差不多了。


DPP_0375

 

 

於Output Channel選擇Red,然而把下方紅色的100%調改為0%,藍色則由0調改為100%。(如左圖)

 

 

DPP_0376

 

 

然後再於Output Channel選擇Blue,與剛才的相反,把藍色由100%調整改成0%,而紅色則由0%調改為100% (如右圖)


 

 

 

只要把紅、藍輸出反轉,基本上就很接近完成,如下圖。

DPP_0377

DPP_0378

 

 

 

如果曝光再準確一點的話,有可能無需再作調整,不過現在圖片明顯偏藍而且偏暗,這個時候可以用上方提及的curves那個功能。點開curves的控制頁面就可以看到一個中間有條直線方格,這東西說明起來也是很麻煩,但明暗、對比也可以借由微調個方格中的線來調整,而同時,這東西支援R、G、B三種顏色分開調整,如果碰上偏色問題,可獨立調整個別色彩來修正,至於這東西要怎麼玩...隨意把直線拉成曲線就好了,看著效果去調整比看文字說明來得容易理解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DPP_0370

在不同的地方左調右調、上點下點之後,成品就會自然出現了,很簡單吧。

 

By Bryan Wong @ Muddle